當前位置:首頁 |
|
自今年8月臨安農創園開園之后,農創園三樓的辦公室成了胡重九的“常駐地”。作為杭州茉鋇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胡重九有自己的公司辦公場所,但他卻還是喜歡“窩”在農創園里。
“在這里,能和其他新農人成為‘同事’,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焙鼐艅摌I的方向是鐵皮石斛組培育苗,在農創園,他的植物組培技術,成了“香餑餑”。小香薯苗組培脫毒、重瓣玫瑰苗組培繁殖……入駐農創園的部分新農人,想要通過組培技術解決優質農特產品種植培育過程中的一些難題。在胡重九看來,他們是互相需要,這樣的交流、探討和互動,或將打開植物組培技術運用的“新天地”?!霸诋a品研發上會擦出更多‘火花’?!?/p>
與胡重九共享一個辦公室的是杭州胭脂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陳雨霞。作為第一批入駐農創園的企業代表,陳雨霞在農創園籌備階段就嘗到了第一口“甜頭”。通過園區提供的直播帶貨服務,陳雨霞公司開發的玫瑰純露短短幾分鐘就成交了5萬元。陳雨霞表示,這樣的“戰績”以前想都不敢想。
包括胡重九、陳雨霞在內,目前農創園已迎來了29位“住客”。臨安農創園是我區農業農村人才和產業工作的全新實踐,它將更好地搭建起溝通聯系的平臺,成為部門與農創客之間相互對話、發表建議、落實政策的橋梁和紐帶。農創園總面積3311平方米,配套了創業產業賦能中心、培訓交流中心、專家工作站、產業孵化中心等硬件設施。除了“硬設施”基礎,農創園還為入駐企業提供政策、金融、人才、技術、營銷等一系列“軟服務”。
鄉村振興,離不開科技、資金與人才等要素的支撐。2019年,我區啟動資金進鄉村、科技進鄉村、青年回農村、鄉賢回農村“兩進兩回”實踐行動,推動科技、資金、人才等資源要素向鄉村集聚,激發鄉村振興活力。近三年,臨安累計培育農創客362人、新農人600余人,建成返鄉創業孵化基地5個,開展創業項目150余個,農創氛圍日益濃厚。
“但創業是一個艱難且漫長的過程,特別是‘白手起家’的年輕人,缺資金、缺經驗、缺平臺,每一步都很辛苦?!毙罗r人、同時也是臨安新農人聯合會黨支部書記的楊磊講述了他的經歷。2017年,楊磊的農場遭遇水災,幾十個大棚被毀壞?!半m然之前買了保險,但在賠付的時候卻面臨各種條條框框,最后只賠了幾千塊錢?!睏罾谡f,這是他的遭遇,也是大部分新農人的遭遇,因為當時的新農人還是“弱勢群體”。
2019年,我區率先成立全省首個區級新農人聯合會,讓新農人以鎮街為單位進行抱團。在區農業農村局牽頭下,聯合會通過黨建引領、政策保障、展示展銷、宣講提升、示范帶動、組織公益、平臺運營等契合會員需求的活動,為新農人搭建共建共享的平臺,逐步打響了臨安新農人的品牌。在這個品牌及政府背書下,農特產品更具影響力,新農人也因此獲得更多融資、政策方面的綠色通道。
“如果說新農人聯合會讓新農人的心團結在一起,那么農創園則是從物理空間上把新農人融合在一起?!睏罾谡J為,農創園的成立是對新農人聯合會的一次升級,讓新農人不只蟄伏于農村的“一畝三分地”,也為他們在城區安了一個“家”,從而碰撞出新的商機?!坝绕涫沁@里有第三方運營服務,有高校的智囊團,可以幫助新農人進行品牌包裝、產品升級,從最基礎的一產向二產、三產延伸?!?/p>
太陽米種植基地負責人陳梅芳對這個“拎包入住”的“家”相當滿意。陳梅芳說:“以后我們的客人全都可以帶到這個辦公室來,只要走進農創園,就能對我們臨安優質的農產品有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政策兌現、技術指導也會更有針對性?!?/p>
“眾創空間”,已經不是什么陌生概念。在臨安,無論是大學生創業園還是特色小鎮,一個個孵化器和眾創空間成為創客們的“筑夢空間”。剛剛開園的臨安農創園就是農業版的“眾創空間”,是創客們的逐夢天堂,創新創業的種子將在這里開出更多希望之花。
農創客線上帶貨忙
騰訊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新華微博